2015上海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 |
来源:3773考研 2014-11-25 9:53:55 |
据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上海海洋大学077600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生物化学》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教程》(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2)张丽萍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考试内容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20% 填空题:20% 是非题:20% 问答题:40% (2)内容比例 静态生化部分约占60%,动态生化部分约占40%。 二、考试内容: (一)蛋白质化学 1.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2.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1)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氨基酸的分离 3.肽和蛋白质的结构 (1)肽键和酰胺平面 (2)一些重要的活性肽,例如谷胱甘肽。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构象) (4)蛋白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与次级键 3.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原理 (二)核酸的化学 1.核酸的组成成分 2.DNA的结构 3.RNA的结构和功能 4.核酸的性质 (三)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1.膜的化学组成 2.膜的结构 3.膜的功能 (四)酶 1.酶的分类 2.酶的组成:酶的辅因子;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 3.酶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4.酶作用的专一性 5.酶的作用机制 6.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7.酶的活力和比活力。 (五)维生素和辅酶 1.重点在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的关系 2.一些重要辅酶的生化功能 (六)生物氧化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和它的组成 2.氧化磷酸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七)糖代谢 1.多糖的酶促降解 2.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途径;糖的有氧分解;乙醛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 3.糖的合成代谢: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糖原的合成;糖的异生作用 (八)脂类的代谢 1.脂肪的分解代谢: 甘油的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氧化的其它途径 2.脂肪的合成代谢: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肪的合成 (九)氨基酸代谢 1.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分解产物的代谢 2.氨基酸合成代谢概况: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氨基酸与一碳单位 (十)核苷酸代谢 1.嘌呤和嘧啶的分解 2.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十一)核酸的生物合成 1.DNA的生物合成 ①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 ②原核细胞DNA的复制 ③反转录作用 ④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RNA的生物合成 (十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遗传密码 2.核糖体 3.转移RNA的功能 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5.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差异 (十三)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 1.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2.代谢的调节 ①酶水平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②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与隔离分布 《环境化学》入学考试大纲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并且能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环境化学》,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6年出版。 《环境化学》,魏世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出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问题题(45%)、计算题(15%) 二、考试内容 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2.影响大气污染迁移的因素 3.大气颗粒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4.大气污染物的光化学转化过程: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的光化学转化 5.酸沉降的化学过程:硫氧化物等的化学转化 6.重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硫酸烟雾、酸雨 水环境化学 1.水中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2.水中无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 3.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吸附、挥发、水解、光解、分配、生物富集、生物降解等 4.常用水质模型 土壤环境化学 1.土壤的性质:吸附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2.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3.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的机制 4.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1.污染物的生物吸收和生物浓缩 2.金属元素的生物甲基化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之间的迁移转化 汞、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在环境各圈层之间的迁移转化规律 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1.微生物修复技术 2.植物修复技术 3.化学修复技术 4.电动力学修复 5.地下水修复技术 《环境评价》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1)《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环境评价教程》张从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试卷结构及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15%);选择题(15%);简答题(50%);计算题(20%) (2)内容比例 各章节内容均有涉及。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要求包括:掌握环境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解决环境问题;掌握污染源评价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而判明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掌握大气、水、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能运用大气扩散模型、水质扩散模型及一般的声音传播衰减模式预测各类常见污染源对大气、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大气、水、声环境质量的未来变化状况;明了环境评价的概念、原则、程序和工作环节;了解评价报告表和报告书的编写要点;了解环境标准体系和常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解其它环境要素的评价要点,以及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考试大纲内容如下: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等基本概念 环境问题、环境与环境系统、环境质量、环境评价、环境标准、环境伦理 第二章环境评价信息的获取 污染源调查、环境特征调查、环境质量监测、定性信息的获取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总论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各类水体水质模型(河流、河口、湖泊、海洋)、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识别、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气象学概述、大气环境污染影响预测模式、开发行动对大气环境影响识别、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特征概述、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土壤环境现状评价、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 第八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目的及意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区域环境容量分析、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美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第十一章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环境风险系统、环境风险识别和影响预测、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管理 "生态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1)《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试卷结构(题型)及比例(总计100分) 1)名词解释(20%) 2)选择(20%) 3)判断(20%) 4)问答题(40%) 二、考试大纲 1、考试大纲的性质 普通生态学是生态学、植物学、环境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和环境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普通生态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2、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的概念和内容;生态学的学科特点;生态学与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环境与生态因子;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生物与光的关系;生物与温度的关系;生物与水的关系;生物与土壤的关系。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时空结构;种群的数量增长与动态变化;种内竞争与密度调节;种间的相互作用;种群的进化与选择;种群对环境的适应。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群落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联;群落结构特征;干扰与群落动态;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群落动态变化;群落分类与排序;主要生物群落类型与分布。 第五章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初级生产、次级生产和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动态变化;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 第六章应用生态学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化;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农业生态问题与生态农业;人口增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态的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
|
|